-
article · 2025Year8Moon24Day
什么是多通道移液?
Read More -
article · 2025Year59Moon24Day
高通量筛选(HTS)实验移液自动化实战经验分享
Read More -
all · 2025Year31Moon24Day
细胞系传代实验中如何部署移液工作站?
Read More
在药物发现与分子筛选流程中,高通量筛选(HTS)实验作为核心环节,承担着对成千上万化合物进行快速、系统评估的任务。随着筛选规模不断扩大、实验类型日益复杂,传统的人工移液方法早已难以满足对效率、准确性与可重复性的高要求。
此时,部署移液自动化系统成为现代实验室提升HTS实验质量与效率的首选解决方案。本文将基于真实应用经验,分享在高通量筛选实验中引入移液自动化的关键实践与优化建议,帮助科研人员实现真正高效、稳定、可控的HTS流程。
一、为什么HTS实验必须迈向移液自动化?
高通量筛选实验涉及大量重复性移液操作,通常以96孔、384孔甚至1536孔微孔板为操作单位。在这样的实验体系中,任何一点体积误差或交叉污染,都可能导致结果偏差甚至数据废弃。
相比人工移液,自动化移液系统在以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:
高重复性和精度控制:预设体积和吸/放液参数,确保每一孔样本量一致。
加速实验进程:支持并行多孔操作,一次运行可完成数块板的处理,效率显著提升。
极低的交叉污染风险:自动更换吸头,或使用专用Tip Wash模块,确保样本纯度。
易于流程集成与追溯:程序化记录每一次操作步骤,便于QA追踪和流程优化。
二、HTS移液自动化的关键实战经验
明确筛选规模与实验类型,选择合适平台
不是所有自动移液系统都适合HTS实验。应根据实验通量(孔板种类、每日筛选数量)、液体性质(DMSO、PBS、细胞悬液等)、流程需求(添加、稀释、分板等),选择支持高通量、多模式操作的平台。
统一吸液与分液参数设定,减少批间差异
自动移液系统可精准控制吸放液速度、液面识别高度、吸头预润湿等关键参数。建议:
针对不同液体粘度(如含有DMSO或表面活性剂的缓冲液)设定专用参数;
为不同板型建立标准化处理模板,确保一致性;
避免液体挂壁,可设置“挂壁补偿”或“倾斜吸液”。
样本混匀与反应一致性控制
高通量筛选实验往往需要在孔板中完成反应混匀。建议选择具备:
Tip混匀功能(移液枪上下吹打);
震荡模块(在板位下方),以确保反应物均匀分布,尤其适用于细胞或颗粒类样品。
优化移液路径与动作逻辑,提升运行效率
多数自动化平台允许自定义路径算法,通过“路径最短”、“对称操作”、“板块分区”设置可大幅降低机械臂运行时间。建议将多个操作步骤合并在一个流程模板中运行,如:
预稀释 → 样本分发 → 加入底物 → 混匀 → 传输至检测平台。
这样不仅效率更高,也减少了中间人为干预带来的变异。
三、避免常见误区:HTS移液自动化中的注意事项
忽略预实验测试
每次建立新HTS流程,应先进行至少3轮试运行,检测:
体积误差范围;
各孔重复性(可用CV值评估);
吸头是否会挂液或产生气泡。
软件操作不熟悉
高通量筛选自动化并非“即插即用”,操作人员需熟悉流程编辑软件,推荐培训2–3位骨干用户熟练掌握平台逻辑。
无交叉污染防控机制
若实验中有高低浓度梯度变化,应启用“每步更换吸头”或设置多Tip库切换,严防样本扩散。
实际应用示例:HTS平台中移液自动化的表现
面对分子筛选、药物发现、生物反应监测等日益复杂的实验场景,HTS移液自动化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。通过选择合适平台、建立标准化模板、精细化参数调试与严格过程管控,科研人员与实验室团队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、稳定、低误差筛选流程。
现在正是为您的HTS体系引入移液自动化的最佳时机,它不仅是实验效率的提升,更是实验质量保障与科研成果加速的基石。
相关阅读推荐
The experienced service team and strong production support team provide customers with worry-free order services.
简体中文
繁體中文
English
日本語
한국인